今年11月初,Google Cloud Security 發布一份《2026 網路安全預測》報告,分別由 Google Threat Intelligence、Mandiant Consulting、Google Security Operations 及 Google Cloud CISO 團隊所共同撰寫。Google Cloud Security《2026 網路安全預測》報告,分別以人工智慧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網路犯罪 ( Cybercrime ) 和國家級駭客行動趨勢 ( Nation States ) 為三大主題。以下摘要報告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第一、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自從 2022 年生成式 AI(GenAI)的崛起,人工智慧於這幾年迅速地成長與創新,連帶著新且複雜的威脅風險隨之而來。Google 雲端安全副總裁兼總經理 Jon Ramsey 報告中提醒大家,企業組織需做好準備,以應對未來利用 AI 人工智慧的威脅和對手。以下幾點預測。
- 威脅者將全面利用人工智慧進行攻擊
報告表示,預計在 2026 年及之後的幾年,威脅者將以人工智慧應用的手法攻擊將從「例外」轉變為「常態」,顯著地改變網路威脅的局面。威脅者不僅以 AI 系統透過自動化攻擊將週期縮短與步驟簡化,並且將攻擊範圍擴大。 - 即時注入( prompt injection )操縱人工智慧成為關鍵的風險
隨著人工智慧模型的多元性與日益普及化,企業逐漸將其整合應用到日常營運中,此舉為即時注入攻擊製造了機會, 即時注入( prompt injection )攻擊手法是操縱人工智慧,並且繞過安全協定,執行攻擊者隱藏的指令,此手法低成本高回報,因此 Google Cloud Security 表示,這不僅是未來的威脅,也是當下的危險,預測此類型的攻擊在 2026 年將顯著增加。 - 人工智慧賦能的社交工程攻擊更精進
2026 年,攻擊者不再侷限於簡單的文字進行釣魚攻擊,而是全面利用多模態生成式 AI(語音、文字與影片深偽技術),模擬高階主管、員工或合作夥伴的身分,打造可信且具情境感知的冒充攻擊。這將加速語音釣魚(vishing)的成功率,並促使超擬真的商務電子郵件詐騙(Business Email Compromise, BEC)攻擊將大規模蔓延。Google Cloud Security 提醒防禦者須緊急實施多重製衡的機制流程,以抵禦這些攻擊的策略。 - 人工智慧代理範例轉變( AI Agent Paradigm Shift )
人工智慧代理所執行的工作流程與執行的決策方向,是這幾年所熱議的話題,報告提及人工智慧代理 2026 年將帶來新的挑戰,這種轉變將需求從傳統的人工身份驗證和服務帳戶管理,轉向更為動態、更加慎密的控制。報告也進一步提到,預測「代理身分管理」將會興起,將採以自適應的、人工智慧驅動的系統,進行持續性的風險評估和上下文感知的存取權限調整等。 - 安全分析師更上一層樓
Google Cloud Security 報告中舉例提到人工智慧( AI ) 將擔任收集和關聯 PB ( Petabyte )級資料的繁重工作,而安全分析師則可以提供惡意軟體樣本並指示 AI擬出一份完整的威脅報告,包括攻擊者歸因和緩解措施。簡言,AI 處理重複性的工作,讓安全分析師專注於高層次的分析和最終的判斷,此轉變旨在擴展人類與生俱有的本能,而不是取代它。 - 影子代理( Shadow Agent )風險升高
在組織中員工若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自行部署自主 AI 代理,還建立敏感資料的隱形無法被管控,導致資料外洩、違反合規性以及智慧財產權盜竊等嚴重後果。Google Cloud Security 預測 2026 年多樣態 AI 代理的激增將使「影子 AI」問題升級為嚴峻的「影子代理」挑戰。報告中建議「安全設計」策略,建立一套新的 AI 安全和治理體系,前提為組織從一開始就整合保護措施,例如部署 AI 控制措施,安全性地監控所有AI代理流量狀態。
第二、 網路犯罪(Cybercrime)
每年的網路安全預測,網路犯罪的議題都是榜上有名且名列前茅。這份報告中,Google 威脅情報副總裁 Sandra Joyce 提到,勒索軟體和勒索案件將會增加,2026 年除了持續且還會加劇。
- 勒索軟體和資料竊取勒索
2026年,勒索軟體、資料竊取和多方面勒索的結合仍將是全球最具經濟破壞性的網路犯罪類型。Google Cloud Security報告中表示,進入2026年,網路犯罪分子將全面利用多模態生成式 AI(語音、文字與影片深偽技術),模擬高階主管、員工或合作夥伴的身分,打造可信且具情境感知的冒充攻擊,以及利用零日漏洞,(zero–day vulnerability)廣泛的進行勒索攻擊。 - 鏈上網路犯罪
經濟隨著金融業採用加密貨幣和代幣化資產,並邁向全球鏈上經濟,報告中預期威脅行為者將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性和去中心化等特性,獲取可觀的經濟利益。加密貨幣和穩定幣的廣泛應用,迅速擴大了傳統機構和新創企業的攻擊面,因此2026年身為安全分析師和調查人員需對區塊鏈的追蹤交易歷史、解碼惡意智慧合約的邏輯,以及錢包分析方面等新技能,持續學習與掌握。











![[攤位巡禮] InfoSec Taiwan 2025 國際資安組織大會,眾多出色的資安解決方案 55 安創資訊 1](https://cybersecurenews.com.tw/wp-content/uploads/安創資訊-1.avif)
![[攤位巡禮] InfoSec Taiwan 2025 國際資安組織大會,眾多出色的資安解決方案 56](https://cybersecurenews.com.tw/wp-content/uploads/Trellix.avif)
![[攤位巡禮] InfoSec Taiwan 2025 國際資安組織大會,眾多出色的資安解決方案 57 創泓科技](https://cybersecurenews.com.tw/wp-content/uploads/創泓科技.avif)
![[攤位巡禮] InfoSec Taiwan 2025 國際資安組織大會,眾多出色的資安解決方案 58 Dynasafe 動力安全](https://cybersecurenews.com.tw/wp-content/uploads/Dynasafe-動力安全.avif)
![[攤位巡禮] InfoSec Taiwan 2025 國際資安組織大會,眾多出色的資安解決方案 59 雲璽科技](https://cybersecurenews.com.tw/wp-content/uploads/雲璽科技.avif)
![[攤位巡禮] InfoSec Taiwan 2025 國際資安組織大會,眾多出色的資安解決方案 60 全景軟體](https://cybersecurenews.com.tw/wp-content/uploads/全景軟體.av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