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有效的防災措施往往依賴結構化框架中的資料收集與運用。儘管由上而下的救援行動在資源調動上具有優勢,但經常缺乏應對緊急情況所需的靈活性和迅速的反應能力。我們正見證以社區為中心的平台發展,這些平台賦予個人掌控安全的能力。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社區現在有能力收集各種實地訊息。例如,2022 年澳洲利斯摩爾發生洪水期間,居民運用社群媒體和 Google 試算表協調救援工作,打造了一個臨時的資料生態系統。此外,更多基於社區的應用程式正在湧現,例如用於追蹤野火的 Watch Duty 應用程式,使居民能夠報告即時情況並指導應變措施。
這些基層的自發行動正在發展成去中心化的韌性系統。邊緣運算和衛星連接技術的進步,使得即使在極端條件下也能實現即時的資料蒐集和處理。這項技術進步不僅加快資料的獲取,更將決策權還給最受影響的人群。這種模式確保急救人員和居民能直接獲得實用的資訊,無需等待集中式系統才能應變。
若要實現這個未來,需要社區、地方政府和人道主義組織的緊密合作,這也是我啟動 Now Go Build CTO Fellowship 專案的原因之一。作為資深科技領袖,我深感有責任指導和支援運用科技解決社會和環境挑戰的組織和個人。首批成員包括人道救援開放街道地圖小組(HOT),該團隊動員全球超過 50 萬名志願者繪製脆弱地區的地圖,以及 Help.NGO,他們使用AWS的服務,部署無人機並執行邊緣運算,進行即時災區地圖繪製,在傳統通訊系統出現故障時,為當地救援人員提供高解析度的圖片和即時資料。
將資料和決策權交還給社區,不僅提升了災害應變能力,還建立了一個提升防災能力的管理據點。面對頻繁發生的災害,這種從被動應對變為主動出擊、由資料驅動的去中心化災害韌性,不僅是我們期待的技術解決方案,更可能是技術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選擇。最終,透過採納以社區為中心、資料優先的模式,我們正在塑造一個技術強化人類韌性的未來,賦予社區自信和自主的能力,使其能從容應對日益不可預測的世界。
預測五、以目標為驅動的消費科技日益普及
一種微妙的轉變正在發生,它正在重新定義我們與消費科技的關係。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從無止境的訊息轟炸中找到庇護,有些裝置優先考慮正念、專注和深度思考,而不是一連串的短暫刺激。預計 2025 年以後,科技將不再是干擾我們的因素,而是成為幫助我們提高專注力和進行深度思考的有力工具。
在電子設備成為我們訊息接收主要管道的時代,爭奪用戶注意力已發展成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龐大產業。每一次滑手機、每個標題、每個通知,都是為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而精心設計的。這種對用戶注意力干擾的行為,已然引發了用戶焦慮、抑鬱以及注意力分散等負面影響。從 2009 年到 2022 年,美國青少年每天使用社群媒體的比例從 50% 增加至 95%,心理健康狀況也隨之惡化。72% 的美國高中教師認為學生頻繁使用手機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已成為重大隱憂。美國心理學會調查發現,頻繁查看手機的人承受更高的壓力。而 TikTok 的內部文件顯示,用戶只需使用 35 分鐘就會上癮。這些趨勢突顯了我們迫切需要重新檢視與科技的關係,強調有意識、正念使用的重要性。
面對網路干擾的挑戰,一場以「有意識地斷網」和「審慎使用科技」為主題的運動正在全球興起。許多地方的學校實施手機禁令,效果顯著。例如,美國波特蘭 Grant 高中的學生在午餐時恢復面對面交流,使課堂專注度提升、校園霸凌減少。成年人也興起「強制斷網」的趨勢,如荷蘭阿姆斯特丹的 The Offline Club,為人們提供一個遠離網路干擾的空間,迅速吸引超過 15 萬人關注。這些措施象徵我們思考和使用科技的方式發生廣泛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