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不屈不饒查案的精神吳心梅,她廣泛收集高風險廠商資訊的方式,一開始從司法院全球資訊網「裁判書查詢」尋找近 10 年 ( 102 年至 111 年 ) 的案件,經過各級法院之民事、刑事裁決書達 195 萬件,如此繁多的案計資料,過濾篩選著實不易,因此他們透過一份履約廠商的名單,運用生成式 AI ( ChatGPT ) 撰寫Python 語言程式 ( code ),介於司法院資料開放平台之判決書資料,以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政府電子採購網之得標廠商資料進行多次往來的勾稽比對,過濾出顯著高風險廠商的案件。

他們以新北市政府所屬機關學校公共設施維護管理、巡查檢修、園藝修護等勞務採購案件為例,查找十年期間的案件數多達 7,000 件,進一步透過從司法院全球資訊網「裁判書查詢」Open API 取得資料與工程會政府電子採購網內資訊,進行跨機關跨資料庫大數據分析,經過多次的精確篩選出連續 3 年同廠商得標或承攬案件共計 18 件,以這 18 件做為高風險廠商查核標的,也運用免費的 APP 應用程式,自動化比對重複或相似度過高照片,迅速篩選重大異常採購案件有共有 16 件,以這 16 筆案件進行深入查核,值得一提,此重大異常的 16 筆案件合計總金額高達 1 億 5,950 萬餘元。
查核的過程,吳心梅分享幾處,他們所發現的異常狀況,例如「同一家廠商承攬不同年度的採購案,卻每次都使用同一張照片辦理估驗計價之請款」,「不同的廠商,卻有共用雇用之員工的情形」、「承攬廠商請款照片之施作地點,非屬契約所訂之施作地點」這些異常狀況均是運用生成式 AI應用、免費清理手機重複照片的 app 科技工具所查找出來,不僅人力與費時問題相對過去降低許多,更是揭發出高達 1.5 億的異常採購案。
生成式 AI 應用無限可能 團隊共識與合作同等重要

新北市審計處科長徐中道也進一步表示政府大量的採購案件的海量資料內容,有些類別的採購項目我們可以運用 AI 技術解決人工肉眼判讀相關文件資料是否有異常,或是運用生成式 AI 與光學字元辨識 ( OCR )技術辨識採購文件異常情形,他舉出三種採購類別,如下:
1. 工程採購 : 施工廠商提送之材料試驗報告
2. 財務採購 : 廠商提交資(通)訊設備之進口報單
3. 勞務採購 : 廠商提送之護理師等專業人員證書
科技的發展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工作,產生新思維與行為模式,審計部創意激發與積極嘗試落實的行動,小蝦米立大功協助政府發現破億的違規異常申報案件,如副審計長李順保所言,新科技應用的發揮與運作,來自同仁們的團隊合作所堆積起來,由下而上,有長官們一路相伴與資源的支持與精神的鼓勵,也非常重要。
<相關文章 歡迎閱讀>
淺談歐盟《人工智慧法案》後,AI 治理的實施也逐漸萌芽
擁抱 AI 時 : 睜大眼睛,冷靜思考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來信與我分享您的想法與建議 irispan@cybersecure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