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 AI 指引
以國內產業來看,金融產業屬於很早就踏入研究人工智慧AI的一員,尤其在客戶服務智能方面,葉奇鑫表示最完整的人工智慧 (AI) 管理系統國際標準為 ISO/IEC 42001,然而現階段我們國內尚在摸索階段,然而國內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簡稱,金管會) 於今年6月20日發布的「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 (AI) 指引」,也適合企業內部自己先行使用,因為此指引目的協助金融機構善用 AI 科技優勢,並有效管理風險、確保公平、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系統安全、實現永續發展。
金管會「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 (AI) 指引」重點,除了定義 AI 系統、生成式 AI 系統外,還有風險評估框架,應相關風險進行評估且進行資源的分配,並且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決定採用的風險控措施,與現行作業相符,因此可以看出此指引是以風險為基礎,落實核心為原則。另外還多了一層管控,第三方業者之監督管理。以下列出金管會「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 (AI) 指引」六大原則,分別為:
- 建立治理及問責機制,組織架構、風險管理及問責機制,以及人員之知識及能力。
- 重視公平性及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 保護隱私及客戶權益,隱私保護、資料治理,以及尊重客戶選擇的權利及替代方案。
- 確保系統穩健性與安全性。
- 落實透明性與可解釋性,設定標準與落實。
- 促進永續發展以及員工教育和培訓。
行政院及所屬機關 (構) 使用生成式 AI 參考指引

法律事務所所長 / 葉奇鑫
甫自科技的進步,2022年底 ChatGPT 發布後,大幅顯著改變了人們產出訊息的模式,雖然在企業工作場域上是創新也是便利,不可諱言有助於行政效率的提升,但是其中對於業務機敏性、個人隱私、智慧財產權等等因素,如何專業評估真偽或是風險,目前還是處於初試啼聲階段。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簡稱,國科會)去年 (112) 10月公布「行政院及所屬機關 (構) 使用生成式 AI 參考指引」十大參考指引,希望各機關能謹慎的運用生成式 AI,同時此指引因 AI 趨勢的變化,進而採取滾動式修正指引以因應時下,葉奇鑫特別提出十點指引的其中三點,分別為第三點,製作機密文書應由業務承辦人親自撰寫,禁止使用生成式 AI。前面所稱機密文書,指行 政院「文書處理手冊」所定之國家機密文書及一般公務機密文書。 第四點,業務承辧人不得向生成式 AI 提供涉及公務應保密、個人及未經機關(構)同意公開之資訊,亦不得向生成式 AI 詢問可能涉及機密業務或個人資料之問題。但封閉式地端部署之生成式AI模型,須確認系統環境安全性後,方得依機密等級分級使用。以及第五點各機關不可完全信任生成式 AI 產出之資訊,亦不得以未經確認之產出內容直接作成行政行為或作為公務決策之唯一依據。完整的十點參考指引如連結 https://reurl.cc/7d0Y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