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擴展《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通報情資來源,強化公私聯防能量,並回應民眾使用意見及各政府機關需求,數位發展部全面升級系統功能,本月 12 日舉辦《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3.0全新改版》記者會,宣布第三代平臺上線,開啟全民聯防新階段。
攜手產官民夥伴 共同打造即時防詐生態
數位發展部部長林宜敬指出,網路詐騙已是全民安全新挑戰,防詐需要政府、公私部門與民眾共同參與。數發部透過事前偵測、即時預警與快速下架,盡量在民眾受害之前先把風險攔下來。他更以棒球隊各守備位置各司其職為例:數發部負責前端「防詐守備」、金管會負責金流攔阻、警政單位負責詐團抓捕。
第三方聯防機構加入 公私協作強化防詐網路
此次記者會邀請四位新加入夥伴出席。其中,台灣數位安全發展協會理事長劉彥伯指出,透過聯防機制參與政府協作,結合AI技術與跨域情資,建構「智慧防詐網」,讓專業團隊的情報回報更具系統性與即時性,形成更強大的防詐網路。
趨勢科技台灣區行銷部協理陳亭妏則表示,趨勢科技深信打擊詐騙犯罪亟需集結各方力量,將擴大運用公司累積20年的AI技術,及過去與英國、日本合作防詐經驗,與數發部持續深化合作,共同為台灣打造更安全、可信賴的數位生活。
走著瞧股份有限公司池凱琳雲端技術總監指出,Gogolook因為 Whoscall 的服務,與全台灣的用戶建立了一個高互動、高信任的社群。這股來自民間、最即時的「社群情資」,透過「網詐網3.0」的平台機制,應能更即時快速地阻斷詐騙。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邱家宜董事也表示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希望以公民團體的事實查核專業協助詐騙訊息防制,以強化社會韌性。
AI偵測成果顯著 詐騙手法不斷翻新
數位產業署指出,自113年9月30日開放測試以來,《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已累積通報逾43萬件、確認詐騙逾21萬件,平均每月要求下架逾1萬則詐騙訊息,APP下載已數突破4萬次,顯示全民參與度穩定提升。
根據AI掃描分析結果,金融投資及身分冒充類詐騙案件數相較高峰期分別大幅下降97%與94%,已然看到防詐初步成效,但也同時觀察到詐騙廣告樣態已明顯轉變,從過去常見的「假投資」、「假理財」手法,演變為偽冒名人販售商品的新型態詐騙,例如近期引發關注的「吊車大王」遭AI生成影像冒用販售保健品事件,顯示詐騙手法不斷翻新、情節更加擬真。
持續精進防詐科技 打造全民情資聯防網
新版《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以「通報更全面、審查更快速、下架更即時、民眾更好用」為核心亮點,全面升級各項功能。數位發展部強調,將持續推動數位防詐工具精進與公私聯防機制建置,擴大跨域情資串接,強化AI模型準確度與回饋機制,結合民間團體、地方政府及網路平臺,共同建立即時反應、防詐零距離的情資聯防網,攜手打造更安全可信的數位環境。

